廉洁,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清廉”顾名思义,“清”字清清白白,意味着做事的简单纯粹;“廉”字干干净净,意味着行为的规范约束。廉洁是中国古代伦理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集中表现了道德的政治化特征。宋代吕祖谦在《官箴》中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这样来概括为官之道,无疑是颇有道理的,而清廉又是官德之首。因为只有清正廉洁,为官才有威信,人民才会信服。在人的所有劣根性中,贪婪是最主要的,因而更显示出廉洁的道德价值及其难度。在道德生活中,道德行为的完成难度同其道德价值是成正比的。
廉洁具有公正、公道、正义、朴素、勤俭等内涵,在社会政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自从国家与社会分离、公共权力产生之后,廉洁就成为掌权人的座右铭。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廉洁始终与腐败相较量,腐败不断地侵袭、玷污廉洁,但廉洁却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存在着、发展着,出淤泥而不染,显示着自身的纯洁和高尚。清正廉洁是官德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可以说,廉洁是国运所系,党运所系,民运所系。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清廉永远是时代的呼唤,清廉永远是人民的期盼。古今中外,多少廉洁者得到了人们的尊重,代表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巨大道德力量,代表了一种希望,代表了一种无言的正气与正义。而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甘于奉献的清廉人物,让国人敬仰,让世人叹服。
在云南省华坪县,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张桂梅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她也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华坪女子高中的校长。张桂梅吃、穿、用都很简朴。数年以来,她把节省下来的工资、奖金共计100多万元,都用来捐助教育和儿童福利事业。为了给寒冬腊月里发高烧的男生保暖,她把丈夫留下来的珍贵的毛背心送给了他;为了省下钱来资助学生,她戒掉了肉食,常年吃素;为了回报和她并肩作战的女高教师们,她把数年来领取的劳模慰问金全部用作教师们的教学奖励金,可她自己却连一袋牛奶都舍不得喝。2007年,张桂梅要到北京参加党的十七大,华坪县委、县政府的领导看到张桂梅衣着朴素,特意拨了几千块钱给张桂梅,让她去购置一套正装用于参会,并叮嘱她把剩下的钱带在身上,路上也方便些。看着社会福利机构“儿童之家”简陋的办公环境,她想都没想,就把这笔钱“挪用”给“儿童之家”买了一台电脑。钱花完了,参会的正装也没了着落。其实张桂梅也觉得穿着自己那些旧衣服参会不妥,便花了200元钱买了一件西装上衣,搭着一条平时常穿的牛仔裤便进京了。张桂梅校长的故事生动体现了她的廉洁本心,也感动了万千中国人,激励着我们坚守初心,践行廉洁。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杨宁是一名大学生村官,6年时间里用心为村里的老人、残疾人、瘫痪病人、留守儿童等解决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赢得了群众的真情拥护。任期结束后,她选择留在基层,带领村里94户326人成功脱贫,实现整村摘帽。她带领贫困户发展高山泉水西瓜、高山水稻等特色产业,成立泗维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销售农产品900多万元。
守住一份廉洁,是追求美德之人的一种魅力。它不仅体现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而且体现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的正直品格。大道至简,正道直行。廉洁的人,高瞻远瞩;廉洁的人,洞若观火;廉洁的人,大智若愚;廉洁的人,不慕虚荣;廉洁的人,守正持方,给公众带来信任,给社会带来清风。他们是道德高尚的人,也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